• 為什么股民看不起基民,也不信任基金經理?

    哼哈百家事 2022-03-16 09:18:29 投稿 瀏覽:189

    股市里,散戶里有高手,機構(基金)是韭菜。

    真是如此嗎?當然了,聽我慢慢說。

    全世界能夠躺著輕松賺錢的行業,恐怕不多。炒股票就是一門躺著也能賺錢的行業,當然說回來,它也是躺著也能虧錢的行業。

    我看了相關的統計數據,目前,美國股民人數占總人口的35%,我們國家股民1.4億戶,占全國人口的10%。未來我們國家的股民人數還有挺大的增長空間。

    投奔著股市來的人就是為了賺快錢,拼手氣,他們盲目跟風,市場一有動靜,見風就是雨;一有風吹草動,把腿就跑,割肉斬倉。

    所以,絕大多數的股民十幾年下來,都虧得很慘,甚至虧到懷疑人生。

    其實,在全球任何一個股市里,能夠躺著就能賺錢,的確很難。幾百年來,各國股民七虧二平一賺的規律始終沒有被打破過。股市賺錢的永遠只有少數人。

    散戶股民不賺錢,大多數人認為機構賺錢了嗎?其實,完全不是如此,基金才是貨真價實的韭菜,他們才是真正的股市虧損王。

    我看了美國的一項統計說,從上世紀80年代到如今,美國共有1萬多個共同基金,以及6000個對沖基金在美國股市里搏殺。

    乖乖的,80年代到如今的數據,接近40年的慢長歲月??!時間很長??!那么,基金的戰績如何呢?

    統計說,納入統計的這1萬個美國共同基金在股市搏殺10年以后,能夠生存下來的基金僅僅只有2073個。其他的近8000個基金都到哪里去了呢?

    嘿嘿,都因業績虧損清盤作古了,一句話,就是死了。

    生存下來的2073個美國基金,可謂是股市的“ 幸存者 ”和 ”佼佼者 ”,它們以后的表現如何呢?

    繼續的這項跟蹤統計顯示,生存下來的這2073個美國共同基金,它們取得了年平均回報率為9.85%的業績,然而,美國所有上市公司的同期年回報率為18.26%。

    看明白了沒有?美國這么多優秀活下來的2073個共同基金的年回報率,僅僅只有美國上市公司同期年回報率的一半。

    美國2073個共同基金的“ 佼佼者”、“幸運兒”,由全由美國名牌大學的金融業的高手操盤,忙活了幾十年后,居然還沒有跑過美國上市公司的年回報。你說冤不冤?

    有人會問了,有沒有跑贏美國上市公司年回報的共同基金呢?

    答案是,有的。

    據統計,共有228個共同基金,約占活下來的2073個基金數的11%。這228個基金的業績取超過美國上市公司的年回報率。

    但是啊,這228個共同基金,如果把它們放到最初的那1萬多個美國共同基金里對比,情況是更慘,大概2%多點吧。

    幾個意思???2%點幾,這跟A股打新中簽率,差不了多少。

    我要補充說的一點是,共同基金每年要收取1.5%—2%的管理費,如果計算在內,基民的收益率會更低一些。對沖基金的經理是有業績回報的,二八開,二歸基金經理。

    那么,美國對沖基金的長期業績如何呢?

    為什么股民看不起基民,也不信任基金經理?

    我們再來看統計,自上世紀80年代到如今的近40年里,美國統計了6000個對沖基金搏殺股市的情況。

    結果,對沖基金的情況與共同基金比較,是大哥別說二哥,,基本一路貨色。

    統計顯示,美國6000家對沖基金的壽命比共同基金的壽命更短一些。這個么,不難理解,你從“ 對沖 ” 這兩個字上,就大體看得出來,“ 對沖”,這么個整法,如何活得長呢?。

    在股市、期市里的搏殺,“ 對沖”,死傷當然要劇烈不少。

    統計說,美國6000家對沖基金的5年生存率,哈哈,注意,比耗子的壽命長一倍。另外注意,共同基金的壽命為10年,狗的壽命為13年,。它們的生存下來的是多少?答案是,473個。

    看見這么個數字就笑翻了,尼瑪,怎么會這么巧啊,與活下來的2073個共同基金的數據居然一摸一樣,尾數全是73。暈死了。

    該統計還顯示,這活下來的美國473個對沖基金,只有101個對沖基金的業績,占21%的,跑贏了同期美國上市公司的年平均回報率。

    6000對101,是不是也是挺慘???那當然了!

    我以前曾說過,機構和基金的炒股的總體業績比散戶股民差不少。股市整體盈虧基本維持在七虧二平一賺,就是賺錢的僅僅只有10%。

    從美國16000個共同、對沖基金的長期業績看,共同基金只有2%點幾賺錢,而對沖基金慘點,賺錢的僅1.6%。

    這么個結果,是不是驗證了我以前反復說過的結論了呢?

    巴菲特的搭檔、95歲的芒格在今年2月14日的股東大會上發表演講,很有點意思。下面是芒格的原話;

    芒格說;人們都以為具備常識很簡單,其實很難。

    我舉個例子。大量高智商的人進入了投資領域,都想方設法要比普通人做得更好。許多高智商的人蜂擁而至,在投資領域形成了別處罕見的景象,于是,怪事發生了。

    加州曾經有一家非常大的投資咨詢公司,為了超過其他同行,它想到了一個點子。他們是這么想的:我們手下有這么多青年才俊,個個是沃頓、哈佛等名校畢業的高材生,他們都為了搞懂公司、為了搞懂市場趨勢、為了搞懂一切,不遺余力地拼命工作,只要讓這些青年才俊每人都拿出他認為最好的一個投資機會,我們把所有最好的機會集中起來形成組合,必然能遙遙領先指數啊。

    這家投資公司的人能覺得這樣的點子行得通,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接受的教育太次了,而上哈佛、上沃頓的,才能學出來高水平。他們滿懷信心地付諸行動,結果毫無懸念地一敗涂地。他們又試了一次,一敗涂地。他們試了第三次,仍然失敗。

    幾百年前,煉金術士幻想把鉛變成金子,想得很美。剛才說的這家投資公司,沒比幾百年前的煉金術士高明到哪去,它不過是妄想把鉛變成金子的現代翻版,根本成不了。

    網上老是有人說美國十年牛市啥的,但從美國16000余個基金的近40年的股市收益上如此凄慘的業績看,牛不牛市, 與基金和散戶股民賺不賺錢,的確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所以,美國十年牛市也好,40年牛市也罷,在股市里絕大多數基金,無論是共同基金,還是對沖基金,到最后它們都虧錢。

    有人說,美國股市是機構占多數的市場,機構基金的占有率接近90%,散戶10%。A股相反,散戶人數占90%,機構基金占10%。

    從美國股市長期統計的結果看,機構基金業績比散戶股民差不止一點點,僅僅是散戶股市賺錢率占比的約五分之一,跟散戶賺錢比,差在不是一個檔次,甚至不在五個檔次。

    是不是特別有點意思呢?所以說,股市里,散戶有高手,而不是機構。

    有一句話說的好;你所知道的真相,與真正的事實相比較,不是有一點偏差,而是剛好相反。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即刪,多謝」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_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_久久青青草原国产毛片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