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不會“說話”比較容易得罪人,你認可嗎?如何改變?
不會說話真的很要命,我之前就親身經歷過這種情況,當時場面真的是非常尷尬。
之前在單位上班的時候,我們的頂頭上司高升了,要調到別的單位了,消息傳出來的時候,我們圍在一起恭喜他,大家七嘴八舌的聊著天,本來是一副其樂融融的場景,但是我同事的一句話,直接讓上司黑臉了
“主任,你要是在新單位干的不順利就回來,咱這些兄弟都等著你”。
這句話一出,氣氛直接就下降了。我們都彼此了解,所以知道他這是想表達不舍之情,如果換了不了解他的人,會以為他和主任有過節,在這咒人家早點落馬呢。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也會經常碰到一些不太會“說話”的人,其實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三類:
第一類:情商低,不知道什么時候該說什么話。俗語就是看不出眉眼高低。
建議:這種情況建議就不要多少話,能少就盡量少,一切用行動表示。用自己的工作能力讓別人信服。
第二類:說話不經過大腦,想到什么說什么,總是覺得說話要一吐為快。
建議:每次想說話之前,都在心里默數十個數,然后再說出來,養成這樣的習慣之后。慢慢的學會在這十個數的時間里,用大腦思考一下,這么說出來有沒有什么后果。
第三類:嘴笨,腦子里什么都有,說出來就變了味道。和我這位同事一樣。
建議:學會讓自己說的話更加簡潔,爭取直來直去,不要找那么多修飾詞,因為很多詞一旦用不好就會使得其反,與其這樣不如直來直去,還會給人一種真性情的感覺。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即刪,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