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故事你們知道哪些?求分享?
(以下內容根據一個朋友的記載改編,三分依稀真實,七分非常魔幻)
高司令可能不會想到他的寶貝女兒會拎著一根棍子,一家又一家的去敲門討飯吃。
高司令有一個團的兵力。
縣長是他的發小。隔三差五去找高司令討酒喝。
高司令人高馬大。年紀小的時候,沒讀多少書,長到一桿槍高的時候,就去當兵了。人義氣,又有膽量,打起仗來不要命。在陣地上,背回過四五個兄弟。到他三十歲的時候,已經有了一個團的兄弟。從北打到南,又把一個團的兄弟命帶回北方老家。就駐扎在縣城往南五里地的兵營。守護的是一個縣城的百姓??h城里有很多高司令的鄉親父老。
縣長和高司令曾經一起穿著開襠褲從山腳跑到山腰??h長的父親是個老秀才??h長也是個秀才。秀才輾轉竟然成了一個縣城的父母官??h長很難。兵荒馬亂,異族入侵,舉國不安??h長沒有什么上面的關照,只能閃躲騰挪,盡一切本事維持這個縣城的百姓不至于再糟糕下去。
縣長又跟高司令討酒喝,又來纏著高司令贊助一些銀子。高司令南征北戰打了很多仗。有錢??h長說,你守著縣城。我辦件大事??h長的大事是要修縣志。高司令說,你狗日的,現在小鬼子分分鐘打到家門口。你修哪門子縣志?
縣長說,你守著縣城。我修縣志。小鬼子進了很多村,占了很多城。咱們會跟他們干?;钕聛淼娜艘揽h城活過哪些人,做過哪些事。
縣志終于修起來了。那一年,高司令的閨女過了八歲生日。高小姐是高司令的掌上明珠??h長給了高司令兩套縣志。木刻雕版,紙透墨香。用木匣子裝的齊整??h長說,這一套留給高小姐。好東西。
高司令的部隊終于熬過了小鬼子撤出中國。跟著他南征北戰的老兵已經坐不滿一張八仙桌。殘兵都是本縣的青年子弟。因為吃喝跟不上,都瘦的骨頭包著肉。畢竟是活下來了。小鬼子走了,高司令的氣也謝了。不到四十歲的人,蒼老了很多。他解散了部隊?;丶耶斠粋€閑人。那一年,縣長得了肺癆,一攤血吐在縣衙大堂,竟然死了。
當了閑人的高司令,就在家守著寶貝女兒。寶貝女兒已經出落的像一朵花。既透著兵家人的干練,也有本地人的和善。高司令有個不小不大的院子,高夫人能收拾的利索。有一片地。一部分讓給叔親種。有幾間臨街的商鋪,收的費用夠平時花銷。那幾年里,也能聽見槍響,也有兵來來往往。高司令家里有槍,能守家護院。
槍有一陣子不響了。有很多人把高司令家的大門砸開,把高司令一家人捆走了。高司令的房子被收了。商鋪被收了。地被收了。
高夫人和高小姐放回來,住在一間木板房。自己的家已經換了別人住。
高司令這回沒守住自己的家,自己的命也沒守住。
高夫人被通知領回了高司令的尸體。
高夫人帶著高小姐把高司令掩埋。不遠處就是縣長的墳頭。
高夫人和高小姐晚上給高司令守夜。風吹來漏風的窗戶,滋溜溜,呼嗖嗖,高司令是太不放心家里這兩口女眷。
這母女倆要么餓死,要么要飯。住進自己家那些人這么說。
他們說對了一半。高夫人和高小姐已經能把自己收拾的臟丑,高夫人和高小姐已經能跑十幾里來回要飯不至于餓死。終于高夫人和高小姐沒有被餓死。
陸續有人給高家說媒,你們孤兒寡母沒有個男丁怎么過活呀。你們家成分太高,舊社會的軍閥。嫁個貧農能改改成分。
高小姐嫁給了老實巴交的貧農李根。李根人還善良。李根疼惜高小姐。和李根的結合,高小姐的成分也改成了貧農。改了成分的高小姐從此變成了李夫人。李夫人生了李萍的第二年,高夫人含淚酒泉了。
高夫人臨死的時候一只手緊命的攥著李夫人的手,一只手張開著,朝向遠方。

高夫人在奈何橋頭,端著孟婆湯,放心不下高小姐的生計,又焦急的要知道高司令的消息。
李夫人纏了十多年的小腳,在討飯的時候就放開了,在李家過日子的時候已經能夠快不如飛。
李夫人的臉上還看得到高小姐的和善,也看得到兵家人的干練。歲月沒有厚待她,她就用這干練和和善對付這操蛋的歲月。
李萍的成長沒有像高小姐那么波瀾。李萍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在清貧的家境里有踏實不驚的平淡。母親苦心經營這個小家有深湖一樣的沉靜。
母親和父親在不忙碌的時候,帶李萍去縣城南的山上玩耍。李萍喜歡極了那座山。那座山就像一個有力的臂彎,讓她放松,讓她安全,讓她放肆。那座山寵愛李萍。她能感受到她受到的寵愛。她也愛著那座山。
母親已經教會了李萍很多字。李萍已經在母親的指點中知道山的地形地貌。李萍喜歡極了那座山。那座山的哪里她都知道。那座山的哪里她都喜歡。那座山的哪里她都愛。
在和高小姐一樣出落的年紀,李萍沒有像高小姐一樣搬家。李萍讀了大學,去了省城讀書。讀地質學。李萍愛極了她的專業。
李夫人和李根在老家過的安穩平和。李夫人活到八十五歲。無疾而終,算是一生大起大落的最美麗終點。
李萍剛分配工作就被揭發歷史不干凈。本來有一個重要的項目可以參與。沒輪上像大人物一張戴高帽。但是還沒投入正常工作,就已經靠邊站了。她沒有戀愛的對象,也沒有了安穩的工作。
李萍撿起了別人不樂意做的苦差事。李萍把自己送進了自己鐘愛的大山,做了最苦最樂的測量的工作。這一進山就是十年。山里有風,沒有風雨。
山里有風,沒有風波。
在山里,李萍遇到另一個熱愛大山的男青年范無病。經過組織批準,他倆領了結婚證。大山就是他們的家,大山像是一個厚實而且寬闊的胸懷,包容著李萍和她的新家。
小范出生在大山里。腳掌長得尤其厚實,從小能赤著腳在山上跑。
李萍經常說,這孩子哪里是跑呀,他是在山里飛呀。
李萍在山里待了十年,十年出山的時候,她的測量報告能堆一大堆了。山的哪里,她都知道。山的哪里,她都喜歡。她愛極了大山。
李萍在山里待了十年,十年出山的時候,小范已經八歲了。父子牽著手。李萍和小范牽著手。小范牽著父親和母親的手。
李萍在山里待了十年,十年出山的時候,政策改了。當年高司令的房子,地和商鋪都還給了高小姐。
李萍在山里待了十年,十年出山的時候。天變得藍了。
小范長大以后,帶著兒子在美國的大學里走。兒子說,爸你看,那些青年的眼睛里很干凈,不迷茫,不慌張,從容。小范點著頭。腦子里想起來了一座山。
李萍過世時候的年齡和高小姐是一般大的。八十五歲。
高小姐留給李萍一部老縣長送給她的縣志。那里寫著縣里的人和事。
李萍留給小范一批她做地質探測時候的筆記。那里是李萍對大山滿滿的愛。
其他網友觀點
一、趙云的故事:
趙云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劉備入川與劉璋決裂后,趙云與諸葛亮、張飛等帶兵開始了對西川的掃蕩行動,在共同攻下巴東郡以及巴郡以后,趙云與張飛在江州分兵,去平定江陽、犍為兩郡。犍為郡是當時蜀中的大郡,與蜀郡、廣漢郡號稱三蜀,也是蜀中賦稅的主要來源。 趙云獨自率軍平定蜀中大郡后從成都南面與劉備等完成對成都的合圍。
二、董仲舒的故事:
董仲舒是河北省景縣西南部,景縣、故城、棗強三縣交界處人。西漢哲學家。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
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把儒家思想與當時的社會需要相結合,并吸收了其他學派的理論,創建了一個以儒學為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深得漢武帝的贊賞,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影響長達二千多年。
三、竇建德的故事:
竇建德是貝州漳南(河北故城縣)人。隋朝末年河北農民起義領袖,東漢大司空竇融后代,遼東宣王竇拓玄孫。
竇建德帶領孫安祖進入高雞泊,舉兵反叛,全家坐罪遇害。率部歸順高士達起義軍,先后擊敗魏刀兒、宇文化及、孟海公等,建立夏國,稱雄于河北。
四、酈道元的故事:
酈道元,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北魏時期酷吏、地理學家,青州刺史酈范之子。
酈道元愛好讀書,并以此聞名于世。在日常生活中,書籍是他不可分離的伴侶。他一生中讀過許多書,尤其是有關地理記述的書籍,他幾乎都讀遍。他讀書非常嚴肅、認真,對書中的記載力求弄懂、弄通。大量地讀書,使他具有淵博的學識,成為當時有名的學者。
五、郭守敬的故事:
郭守敬是邢州邢臺縣(今河北省邢臺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
郭守敬運用他改進、創造的天文儀器,進行了許多精密的天文觀測,從而使《授時歷》的編制有了可靠的觀測基礎。他所從事和領導的觀測項目甚多,如冬至時刻、二十八宿距度和星表、四海測驗、黃赤交角以及一些歷元時刻的測定,其中大部分數據都是中國古代歷法史上最精確的,或近于最佳的。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即刪,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