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熱車有必要嗎(冬天暖風如何用)
導讀:記住這6個技巧讓冬季用車更舒心
感覺今年過得非???,轉眼就已經到了冬季。南方的朋友或許還沒有什么感覺,中部和北部的朋友們一定感受到了天氣的轉冷。天冷了人要多穿衣,汽車到了冬季,一樣需要注意,不然就會不知不覺地傷害汽車。今天和朋友們介紹6個冬季用車技巧,讓冬季用車更舒心。

第一,冬天要不要熱車?
答案是肯定的,一定需要熱車。內燃機最大的磨損,就是冷啟動狀態下缺乏潤滑造成的。冬天天氣寒冷,潤滑油流動性減弱,熱車很大程度避免潤滑不足的情況下機械磨損。發動機預熱的局部溫度提升,還能減少機艙內部橡膠件的磨損,如發電機皮帶等。但冬季熱車也需要依據環境來定,0°以上的,原地熱車30秒,緩加油門前進就行;-10°以上的,原地熱車1-2分鐘,要是外部溫度達到-30°,就需要原地熱車4-5分鐘了。但原地熱車不是時間越久越好,怠速時間久、升溫慢、浪費燃油和容易產生積碳。

第二,冬天暖風如何用?
很多車友覺得夏天開空調費油,冬天開暖風也費油。其實冬天開暖風,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費一點油,一種情況是不費油。當汽車啟動不久,水溫還沒有達到發動機預設的溫度時,開啟暖風就會費油,因為發動機電腦根據發動機的工況來改變噴油量,還未達到發動機預設溫度就開啟暖風,發動機溫度被帶走,發動機電腦就強制多噴油提高發動機轉速讓發動機快速達到預設溫度,燃油就這樣被暖風帶走了。當發動機達到預設溫度時,水溫靠發動機冷卻系統保持溫度平衡,溫度高了節溫器就調節溫度平衡,開暖風其實就是發動機運行時揮發出的溫度,這個時候使用暖風就不費油。所以冬天感覺車內寒冷時,前期盡快讓發動機升溫,之后放心地使用暖風即可。
第三,如何減少車玻璃結霜?
冬天早上開車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停放在露天環境下的汽車擋風玻璃上有一層霜。使用汽車電動除霜不但廢油,還很費時間。人工除霜,在大冷天肯定不舒服,如何減少或者避免車玻璃結霜呢?這里有個物理原理,溫差出現時,就會起霧和結霜。依據這個原理,我們在停車前打開車的外循環,降下車窗或者打開車門保持一分鐘左右,讓車內溫暖的溫度快速釋放出去,車內外溫度大體一致,這樣第二天就減輕結霜甚至不會結霜了。

第四,冬季要不要降低胎壓?
很多車友怕冬季開車輪胎抓地力不足,為了增加輪胎和地面的接觸面積,就將胎壓保持得很低,其實這樣是不對的。輪胎是橡膠制品,橡膠的特性就是低溫下變硬和變脆,降低胎壓能看得見的,是輪胎接觸地面的面積變大,輪胎胎側擠壓也顯而易見,這個是非常危險的!輪胎高速滾動的時候,胎側時刻保持扭曲和形變,很快就會造成局部升溫,非常容易爆胎,冬季爆胎的危險性就不再多介紹了。還有一點就是,冬季人們普遍穿著厚重,若車上有多人乘坐,增加的重量在正常胎壓下不成問題,在低胎壓、寒冷的用車環境,輪胎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依據熱脹冷縮原理,冬季胎壓自然就會下降,人為釋放胎壓,輪胎內的有效胎壓往往會更低,所以保持標準胎壓即可,不需要刻意降胎壓。
第五,冬季車上容易結冰上凍怎么辦?
住在北方的朋友應該理解,冬季洗車的頻率應該高于夏季,因為北方的積雪大多由路政通過撒鹽的方式快速消除,汽車開過后就會粘粘在底盤和車身上,容易腐蝕車輛,冬季雨雪天洗車很有必要。但很多車友冬天洗完車后,鑰匙孔、車門容易結冰上凍。這里需要洗完車后一定要快速擦干。另外冬天雨刮器被凍住也是常有發生的事,這時千萬不要用力掰或者用熱水澆,這樣不但會讓雨刮器變形,熱水還容易飛濺到玻璃水傷害車玻璃。正確的做法是等發動機水溫上來以后,打開暖風向前風擋吹就可以。另外,停車后在雨刮器下面墊上報紙或者抹布,也能有效避免雨刮上凍。
第六,冬季專用油液有沒有必要?
冬季專用的油液很有必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機油、玻璃水和冷卻液了。盡管現在的機油都有冷熱雙效,兼顧寒冷和高溫環境,如5W30的機油,但冬季選取發動機能耐受的低粘度機油,對發動機的保護性能更好。若車輛說明書上標注0W20和5W30機油都可以選取,那么冬季優先選取0W20,不但冷啟動更順暢,對發動機的保護也更好。防凍玻璃水就不用過多介紹了,能有效避免玻璃水通道結冰和玻璃水壺凍裂。冷卻液是很多車友重視但容易忽視的,比如我就遇到為了應對冬季用車新換了冷卻液,但去承德的時候一夜之間冷卻液抗凍指數不足發生上凍的情況,依據用車環境,選擇合適溫度指數的冷卻液一樣重要。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即刪,多謝」